氨气对畜禽养殖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一)
发布时间:
2014-01-06 12:00
来源: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氨日趋增多,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据测定,一个72万只规模的养禽场,每小时排放氨气为13.3千克,一个年产10万头猪的猪场,每小时向大气排放的氨为159千克[1]。在英国、荷兰、丹麦和德国,畜牧业排放的氨气分别占该国总排放量的75%、85%、82%和76%[2]。在美国,大约有超过80%的氨气来源于畜牧业。就全球范围而言,来自畜牧生产的氨大约占50%[3] 。 氨气污染不仅危害畜禽的正常生长、诱发各种疾病、给畜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人类健康。当前,随着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场内空气污染,水源污染严重,疫情不断,尤其是中小养殖者效益低下。面对这种养殖现状,如何通过一些列的措施减少氨气的产生与排放。很多学者提出“绿色、环保、安全”的健康生态养殖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已成为畜禽养殖及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1 氨气的产生及危害
1.1 畜禽内源性氨气的产生 在正常情况下,畜禽体内血液中氨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一是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二是嘌呤、嘧啶的脱氨基作用;三是从消化道吸收的氨。然而,畜禽舍中高浓度的氨气胁迫,畜禽可以通过呼吸道吸收的氨气,经过肺泡上皮直接进入血液后, 一部分被肝脏转化为尿酸, 一部分部分氨仍存留于血液中使血氨升高。血氨升高会降低血液的携氧量,引起动物缺氧并引发呼吸系统和代谢系统疾病。
1.2 畜禽外源性氨气的产生 外源性氨气的来源是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而产生的。在垫料潮湿、酸碱度适宜和温度高、粪便多而有相当空气的情况下,氨气产生更快。畜禽舍中氨气的含量取决于舍内温度、饲养密度、通风情况、地面结构、饲养管理水平、粪污清除等。由于氨气是高度溶于水的,所以在高湿空气中氨气的浓度相对较高。据报道,50~80kg猪每天排放粪尿6kg,含氮16~37g,其中约60%是尿素或铵盐等易转化为氨气的物质[2]。
2.氨气的危害
氨气的水溶解度很高,20℃时1 L的水可溶解700 L的氨气,是一种强烈刺激性气体,主要有以下危害:(1)对黏膜产生刺激从而易引发各种炎症,尤其对呼吸道刺激强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2)对家畜禽生长性能有较大的影响(3)影响疫苗免疫的效果,降低畜禽的抵抗力。氨气对动物造成影响的程度与其浓度和动物种类有关,一般来说,反刍动物对氨气的耐受比单胃动物强,猪又比鸡强。
2.1 氨气对畜禽的影响
2.1.1氨气对畜禽抗病力的影响
氨气是公认的应激源,是动物圈舍内最有害的气体之一。体内氨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舍内氨气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正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氨的水溶液具有强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严重时可发生碱灼伤,故可引起眼睛流泪、灼痛,角膜和结膜发炎,视觉障碍。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甚至坏死,造成呼吸机能紊乱。此外氨溶解到呼吸道黏膜的粘液中,使粘液的pH值向碱性转化,纤毛丧失活动功能,增加由空气传播疾病的易感性。
室内不同浓度的氨对家禽的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同(见表1) 。随着鸡舍中氨气浓度不断增加,其刺激性将不断加大,常造成肉鸡角膜炎、结膜炎 、皮肤炎、法氏囊萎缩 、气囊炎和大肠杆菌病等。长时间处在20mg /L 的氨气环境中,鸡只会流泪 、厌食和体重减轻;当浓度增至1000mg/L时,3日内即见流泪,怕光;8日内角膜变白,表面出现溃疡,胸气囊炎和严重的球虫病。由于厌食的结果,即使低浓度也会使生长发育不良,性成熟推迟,产蛋量减少和死亡率增多。
表1 室内不同氨气水平对家禽健康的影响
氨气的浓度(mg/kg) |
对家禽健康的影响 |
10 |
气管炎(火鸡) |
20 |
增加新城疫接种感染 |
25 |
降低生长率和饲料转化,减少最终体重 |
25~50 |
气囊发炎 |
50 |
增加角膜、结膜炎水平 |
100 |
鸡只死亡率增加 |
氨气能引起黏膜细胞快速生长和代谢,这就会造成氧和能量的需要增高,同时氨的解毒过程是一个高度耗能的过程,因此动物用于生长和生产的能量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宋弋[5](2008)等试验发现,肉鸡在0~3周时52mg/kg氨气浓度时,可以显著降低了饲料转化率,死亡率随氨气浓度的提高有上升趋势,并且肉鸡在80mg/kg的氨气水平时,有诱导肉鸡腹水症的发生,根据氨气浓度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变化趋势,认为现代肉鸡在0~3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13mg/kg,在3~6周龄舍内氨气浓度应不超过20mg/kg。赵丽荣研究表明:当鸡舍内氨气浓度高于78.3mg/kg时,产蛋率下降43.1%,氨气在鸡舍含量与产蛋率的关系成负相关,且极为显著[6]
表 2 氨气浓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7](王忠,2008)
项目 |
0-3周龄生长性能 |
3-6周龄生长性能 |
||||||
氨气浓度(mg/kg) |
0 |
13 |
26 |
52 |
0 |
20 |
40 |
80 |
平均日增重(g/d) |
30.82 |
30.17 |
27.93 |
29.46 |
|
|
|
60.89b |
平均日采食量(g/d) |
45.36 |
44.54 |
41.44 |
44.32 |
|
|
|
120.02b |
饲料转化率 |
1.47b |
1.48b |
1.48b |
|
1.90 |
1.90 |
1.91 |
1.97 |
死亡率/% |
0.96 |
0 |
1.92 |
0 |
0 |
0 |
0 |
1.20 |
曹进[7]等研究表明, 猪的日增重随着曹进等研究表明,日增重随着猪舍内的氨气浓度的升高而下降,料重比则随着猪舍内的氨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同时还可诱发其它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