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种猪养殖生产力的关键点!
发布时间:
2023-08-16 14:24
来源:
种猪生产力
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种猪质量直接关系到猪场生产效益,想要获得好的养殖效益,必须提高种母猪年生产力(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母猪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越多,成本就越低,经济效益就越高。要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应尽量减少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窝产活仔数,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育成期死亡率和育肥期死亡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全方位的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呢?
1. 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技术
1.1 认真观察发情症状,确保按时配种妊娠
母猪是否及时配上种,直接影响母猪非生产天数。母猪发情周期通常为21天。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休情期4个阶段。通常来说按压母猪背部,母猪静立不动时母猪出现发情情况(静立反射)。且母猪精神状态从不安到发呆,阴户由红肿到淡红色有皱褶,黏液由水样变黏稠时表示已达到配种适时。
1.2 适时配种
母猪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据调查在出现静立反应的前一天配种母猪受精率极低,静立反射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配种的母猪受精率分别为75%、98%和20%。配种后应用手轻轻按压母猪腰部,防止母猪弓腰引起精液倒流。
1.3 早期断奶,缩短空怀时间
传统养母猪,仔猪通常60日龄左右断奶,每头每年平均产仔1.5~1.8窝。采取21日龄或者28日龄断奶,可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窝种,增加年产仔窝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
2. 加强饲养管理技术
2.1 空怀母猪‘短期优饲’饲养管理技术
经产母猪空怀时间很短,仔猪断奶后能否正常发情主要看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否得当,一般繁殖母猪空怀配不上的原因就是过肥,实践也证明母猪过肥比瘦的危害更大。所以一般是在配种前7~10天开始加料实行短期优饲,时间为一周左右(主要是提高总能量水平),而其余时间则可添加青饲料或干草粉冲淡总能量浓度。但均应补充维生素,因为其对母猪繁育机能有重大影响,此外钙、磷等其他微量元素,对母猪的发情、排卵和受胎关系也很大,必须注意补充。
2.2 妊娠母猪‘前低后高’饲养管理技术
妊娠母猪可分为两个阶段,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妊娠前期,胚胎发育慢,需要营养不多,一般选择低标准饲养,但需补充B族维生素、VE、VA和硒等通过影响排卵率、胚胎附植和胚胎存活率进而影响窝产仔猪数和活仔数;而妊娠后期,胎儿绝对生长速度加快,母体储存的营养难以满足胎儿的需求,需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增加氨基酸类添加剂,这对胎儿生长发育、提高产仔质量、增加母猪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存和产后泌乳都有益处。
2.3 临产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分娩时是母猪饲养中最繁忙、最细致、最重要、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在产前3~5天应减料,逐渐减到妊娠后期饲养水平的1/2或1/3,并且停止饲喂青饲料,对于膘情或者发育不好的母猪,产前不应减量,还可以增加蛋白质类饲料,在分娩前三天增加麸皮。
2.4 哺乳母猪‘高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
哺乳期的营养需要维持,包括维持需要、泌乳需要和补偿妊娠消耗,恢复体况为再配种做准备,所以对营养需求更高,除了对普通能量的需求提高,对钙、磷的需求量也增高,因为在日常生产中如果在日粮钙、磷供应不足,母猪为了满足泌乳的钙、磷的所需,就会动用自身骨骼中的钙、磷,时间长了,不仅影响母猪的食欲和产乳量,还会导致母猪瘫痪,在养殖中经常发生。且哺乳期的仔猪生长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物质几乎都是从母猪乳汁中摄取,所以除了增加钙、磷等微量元素,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及氨基酸添加剂,对母猪及仔猪至关重要。
纽维莱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母猪在繁殖各阶段饲养管理过程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种类都有较高的要求,喜来高深耕动物营养领域十余载,推出种猪专用多维——纽维莱,能够满足母猪整个生产周期对于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是一款方便、快捷、实用性极高的产品。
1. 其主要成分为
25-羟基VD3、酵母硒、L-赖氨酸、L-苏氨酸、L-亮氨酸、L-组氨酸、L-精氨酸、L-色氨酸、L-酪氨酸、L-脯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DL-蛋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肌醇、泛酸钙、烟酰胺、生物素、VA、VB1、VB2、VB6、VB12、VC、VD3、VE、VK3等。
2. 作用
能够补充母猪在各阶段维生素、氨基酸的不足,增强种畜的生产性能,且能够促使母猪产仔多、活力好、死胎少、产仔快、补营养、缩产程、妊娠好、促发情、降返情、省药费、促恢复、降蹄病,还能提高种公猪精子数量和质量,提高受精率。
种猪专用多维——纽维莱,为提高猪场生产效益,保驾护航。